哈囉~大家日安~

家裡有幼童的朋友們要格外注意囉!秋天是「黴漿菌」好發的季節,醫師警告,國內今年可能爆發大流行。臨床發現,今年黴漿菌肺炎的住院病患是往年的2️倍,且有高達7️成的病人對「紅黴素」(治療黴漿菌肺炎的第一代抗生素)已產生抗藥性。

 

新聞出處: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611961

 

黴漿菌主要透過飛沫傳染感染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以春夏交替和秋天較常見。歐淑娟醫師指出,所有人都可能受到黴漿菌的侵襲,其中5~15歲學齡人口年輕的成人醫護人員軍營人士免疫力低下者呼吸系統病患等,是容易中鏢的族群。且黴漿菌感染的潛伏期長,約1~4週,因此病人常常會覺得周邊明明沒人在咳嗽,自己卻染病了,其實是早就被傳染,比較晚發病而已。

至於該如何醫治黴漿菌肺炎?歐淑娟醫師說,一般傳統肺炎的抗生素對特立獨行的黴漿菌無效,必須使用「紅黴素」。然而,往年台灣本土的數據顯示,約10~14%的病患對紅黴素有抗藥性,醫學中心發現,今年這波疫情的抗藥性竟然高達7成,藥物大幅失效,意味著更容易引爆大流行。歐淑娟醫師解釋,當紅黴素無法有效對付黴漿菌,就必須換藥,出動二線、三線的抗生素,例如用四環黴素類的藥物來治療。

 

何為黴漿菌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

非典型性肺炎 ?

感染黴漿菌肺炎的病童,最近在兒科門診持續不斷,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出現頓音型咳嗽、發燒久久不癒,應盡早就醫檢查。

「黴漿菌肺炎』是經由飛沫感染黴漿菌所致,一年四季,都可見到。每天春、夏之交及秋天,病例即顯著增加,尤以二至三歲五至十歲兩個年齡層的病童居多,較少見於二歲以下的兒童。它的潛伏期可長達三、四週,一般需要較親密及較久的接觸才容易得到。因此,臨床上,常見全家或國小校園同一班級內輪流感染達數月之久,黴漿菌肺炎才告終了。

統計上,一歲以內的寶寶,已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受過其感染而產生抗體:五歲時,已有三分之二的幼兒有抗體:成人則幾乎全部都有抗體。每年約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兒童會受到感染,尤以學齡孩子最多。黴漿菌肺炎感染沒有終生免疫性,可能會發生第二次,甚或反覆感染,且症狀可能變得更明顯、更嚴重。其中約四分之一到一半被黴漿菌感染的人並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

臨床上,最初出現頭痛、發燒、喉嚨痛、全身無力等的症狀,二到五天以後咳嗽跟著來 ,剛開始大多沒什麼痰,後來才出現白色黏痰或帶有血絲的膿痰,可以持續到三、四周,有時甚至引起肺積水。其他同時會出現的症狀還有寒顫、咽喉炎、耳痛、嘔吐、腹痛、結膜炎、皮膚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比大人更容易會發高燒。但是一般流鼻水現象並不常見,在乳幼兒感染時比較容易看見到。

肺炎黴漿菌的感染,最常見的是「肺炎」,表現以「非典型肺炎」方式與典型細菌型肺炎高燒、咳嗽不盡相同。約四分之三肺炎黴漿菌肺炎的患兒呼吸音在聽診時會有異常,另有少部分病兒,雖然聽診是正常的,但胸部x光卻異常。胸部X光的變化並沒有一定的表現,且有時候和臨床症狀不相吻合。 例如,有的病兒看起來滿輕鬆的,但 X光卻顯示出肺炎程度厲害:有些患兒做聽診等檢查時,覺得肺炎應該很嚴重, X光照起來卻不如想像中那麼糟糕。

黴漿菌性肺炎合併左下肺肺積水
三歲幼兒以高燒不退,嘔吐厲害,輕微咳嗽表現,所照x光。

黴漿菌性肺炎的特色是病童出現頓音型咳嗽,較一般感冒咳嗽聲來得重持續時間長達一個月(真心建議:有病徵發生,請戴好口罩,早早就醫。很多疾病,往往都是忽略而拖延才造成嚴重的病情。),年紀小的孩子多以肺炎表現,20%會出現肺積水的現象,大一點的孩子則以黴菌性氣管炎表現,不斷喘咳、或有或無發燒。

極少數病例會因黴漿菌跑至腦部或心臟,造成無菌性腦炎、腦膜炎或心肌發炎。

治療上只要投以紅黴素治療一至兩週,並予支持性療法,多能痊癒。家中有成員罹患時,最好能適度隔離,以免傳給他人

 

以上,分享予各位。

我是書蟲,咱下次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科普小知識 健康 黴漿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晨間一書蟲 的頭像
    晨間一書蟲

    一代逗逼晨間一書蟲的幻想小蟲窩

    晨間一書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