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重慶南路的「建弘書局」以及該路的老書店陸續吹熄燈,引起民眾對「書局」衰退的關注。文化部長鄭麗君今(7)日針對出版事業與圖書的營業稅提出減免,財政部官員表示,已經回函給文化部,希望減免出版業、圖書通路的營業稅,要符合三大條件。
一,減免的出版書籍要符合「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的立法意旨。
二,減免的書籍必須要經過審查程序,經過審查委員會通過符合條件的書籍才能夠減免營業稅。
三,基於納保法的規定,相關規定要更為詳細,並且要訂定免稅的年限。
財政部官員表示,根據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規定,經過認可的文化與藝術活動,娛樂稅可以減半、營業稅可以免稅,但是圖書通路與出版業並沒有娛樂稅的問題,所以文化部所是希望可以替圖書通路與出版業爭取免營業稅。
官員表示,文化部確實在9月時有提出相關的意見,但財政部已經回函,希望文化部減免通路與出版業的營業稅可以符合上述的條件,由於文化部已經有相關的獎助規範和辦法,所以雙部會只要達成共識,文化部就可以公告修正與實施。
鄭麗君今日在立法院報告業務概況並接受質詢,許多立委提出實體書店、出版業衰退的問題,並追問文化部對於出版產業減免營業稅的進度。
鄭麗君表示,部裡在文化獎助條例下,已經有相關減免營業稅及娛樂稅的辦法,因此要把圖書出版納入項目,建立減免營業稅的機制。
原文網址: 搶救實體「書局」!圖書出版免營業稅 財政部盼符合3條件 | ETtoday財經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007/1552181.htm#ixzz621BdJ6Vq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恕刪。
現行實體出版有著相當不利且不友善的市場景況。
並不是因為你補助了某部份、特定類型的書籍,即能改變現況。
說真的,看到政府的應對方式,居然是消極的去用補助,來補助一個所謂符合「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的出版書籍、與書商。這不啻係每日拿食物來餵流浪漢。
卻不是給他一把工具,
幫助他開拓市場?
現行的問題點,主要源自於:
一、消費行為的改變:因世代的演變。電子商品、手遊大量的產生;完全改變了現今的娛樂環境與消費行為。
讀休閒書與智識書,未必是成了他們茶餘飯後的唯一選擇。
二、市場結構的改變:承上。因數位生活成了生活的重心。因此,傳統出版成本高昂的傳統書籍,在數位網站:諸如社群、部落格、甚至網上教學影片等等。
知識的傳播已不單單限於書籍。因此,失去了這些客源之時,不論是仰仗傳統實體書的老書店,他的營收,自然會受到很大的衝擊。
三、競爭者的全球化:現在國際的界限以漸趨微小,因此多國語言譯本的創作、及知識書籍,已一刷再刷,送往世界各處。
因此,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之下,若只是消極的任憑書商單方面的照著 印刷 ——> 輸送 ——> 上架 ——> 上市 等等傳統經營模式,實已無法勾起大眾消費者的興趣;
政府應做的,是積極輔導、改變現行的書市消費客群的低迷景況,並讓新興世代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而逕非單單沉迷於手遊遊戲之中。
若一昧認為問題就是出在供應者,而未明白,消費受服務客群已經如一灘死水;
那麼所謂的補助行為,逕只是一個換湯不換藥的錯誤政策。
對台灣書市,根本沒有多少實質意義上的幫助。
以上,小小意見反饋,誠摯希望當前文化部門能明白。並做出積極之作為。
讓我們台灣,
讓我們文化創作市場能有更良好的環境
我是書蟲,咱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