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日安,今日一切順心嗎?
最近一次聚餐,曾聽朋友說道,他個人很喜歡獨孤九劍,所以獨孤九劍相較於同一作品的神奇武學,必須自宮的絕頂武功——葵花及辟邪強。
原因:「就是只因,他比較喜歡獨孤九劍?!」
說真的,我個人其實也是偏好獨孤九劍的。這先承認。但,作為一位廢柴文字創作者,我常常在想:「這,合理嗎?」
不是我想找碴;而是我想找到一個說服自己,獨孤與葵花系的武功,到底差異性在哪兒?
總不能告訴自己,因為一個是主人公用的武功,所以怎麼贏都可以?
這太不正常了!
獨孤九劍 V.S 辟邪劍法
這可以說是一個極相對立的兩套武學(葵花寶典也一併列入研討之中,但主要是輔助;畢竟,強如東方教主的版本,都是殘缺版。真要說葵花全豹即是如此,未免有失公允及偏頗......)
好了,正文以下開始:
獨孤九劍者:
獨孤九劍是出現於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至高無上之劍法,為劍魔獨孤求敗所創,令狐沖於思過崖遭遇到強敵田伯光,風清揚在後不願動手,見令狐沖習武學劍資質頗佳,於是以一夜時間傳授令狐沖獨孤九劍心法,另外,據金庸所說,獨孤九劍應該勝過葵花寶典和辟邪劍法。
劍法分做九大部分:總訣式、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氣式,分別是依據不同兵器而生的對招方式,而就其本質來說,則可理解為「與八種不同兵器對陣時,所採用的攻防觀念」。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掌法或其它拳腳功夫的對手,原因是這一類的對手不用兵刃,自然在拳腳與內力上有高超之處,而且武學修為也已到一境界,有無兵器已相差不多。故令狐沖在學習獨孤九劍時風清揚明言令狐沖的「破掌式」需要苦練二十年才能與當世一流高手比肩。
獨孤九劍無招,完全視對方招式而定,所以遇強則強。在笑傲江湖裡面,令狐沖曾多次被稱讚劍法精妙,包括東方不敗,原因是攻擊者自身武功高深。
獨孤九劍意境乃跟隨中國哲學莊子,以無用之用乃為大用為原則,並非亂砍(風清揚強調過此點),而是仔細觀察對方招式,迅速找到破綻,攻其所必救,而攻擊之法沒有一定,完全視獨孤九劍之使用者的意向而定,而令狐沖在書裡使用的,多半是兩敗俱傷的打法,甚或以出拳、以劍鞘絆倒對手的方式化解危機。
令狐沖靠獨孤九劍脫離險境,或精采對戰的橋段共有:思過崖-田伯光、正氣堂-劍宗師叔成不憂、破廟-劍宗封不平、叢不棄以及十五刺客、梅莊四友、任我行、武當山下 - 沖虛道長、岳不群(已練成七十二路辟邪劍法)、日月神教總壇-東方不敗(雖然是與任我行、向問天夾攻東方不敗,以及任盈盈在一旁打傷楊蓮亭分散其注意力才勉強將其打敗,但其劍法已獲東方不敗大為讚賞)、思過崖-左冷禪、林平之....
九劍概說
總訣式
總訣,是三千餘字的入門口訣,亦為其後八式的變化總要。其部份內容為:「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甲轉丙,丙轉庚,庚轉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風雷是一變,山澤是一變,水火是一變。乾坤相激,震兌相激,離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
破劍式
目的:破解天下各門各派之劍法。
破刀式
目的:破解單刀(在單刀中又有快刀法)、雙刀、柳葉刀、鬼頭刀、大砍刀、斬馬刀等種種刀法。
要旨:以輕御重,以快制慢。
破槍式
目的:破解長槍、大戟、蛇矛、齊眉棍、狼牙棒、白蠟杆、禪杖、方便鏟等長兵器。
破鞭式
目的:破解鋼鞭、鐵鞭、點穴橛、拐子、蛾眉刺、匕首、板斧、鐵牌、八角槌、鐵錐、判官筆等短兵器。
破索式
目的:破解長索、軟鞭、三節棍、鏈子槍、鐵鏈、魚網、飛錘等軟兵器。
破掌式
目的:破的是拳腳指掌上的功夫,對方既敢以空手來鬥自己利劍,武功上自有極高造詣,手中有無兵器,相差已是極微。天下的拳法、腿法、指法、掌法繁複無比,這一劍「破掌式」,將長拳短打、擒拿點穴、鷹爪虎爪、鐵沙神掌,諸般拳腳功夫盡數包括在內是極難修練的功夫。
破箭式
目的:則總羅諸般暗器,練這一劍時,須得先學聽風辨器之術,不但要能以一柄長劍擊開敵人發射來的種種暗器,還須借內力反打,以敵人射 過來的暗器反射傷害敵人
破氣式
目的:對付身具上乘內功之敵手。風清楊只傳授內功心法給令狐沖
截至維基。詳細出處於此
辟邪劍法者:
在令狐沖與少林方證大師、武當沖虛道長密會時,方證與沖虛告訴令狐沖有關「辟邪劍法」的來歷:當年福建少林寺的和尚渡元奉紅葉禪師之命前往華山討回被華山派門人岳肅與蔡子峰偷錄的《葵花寶典》殘本,但蔡岳二人誤以為渡元禪師曾修習葵花寶典,反而向他請教寶典上的武學疑義,渡元一邊以自身武學基礎回應,一邊暗自記憶聽到的寶典內容。渡元靠過人記憶力,將領悟到的內容寫於袈裟之上,即為辟邪劍法,後來也不回福建少林寺,還俗並自稱為林遠圖,開設鏢局,名震江湖。
方證大師認為當時岳蔡二人所記的,本已不多,經過這麼一轉述,不免又打了折扣,但是他們的手錄本殘缺不全,本上所錄,只怕還不及林遠圖所悟。
林遠圖曾以此劍法打遍黑道無敵手,卻立下不透露劍法精要於後人的祖訓,但劍譜卻代代相傳,傳至林震南時,鏢局之人所練的辟邪劍法成了平平無奇的普通武功,因此鏢局之名日墮;外人大多以為林震南資質不足而無法發揮辟邪劍法的真正威力,同時深信若習成劍譜必可使劍招化腐朽為神奇,因此其價值更加引人注目。
及後青城派掌門人余滄海為圖奪取劍譜,不惜將林震南一家滅門,但林震南之子林平之被華山派掌門岳不群救回成了唯一倖存者並收為旗下弟子,而林震南死前請令狐沖轉告遺言,讓林平之守住劍譜的秘密,但後來劍譜輾轉落入岳不群手中。岳、林二人靠著劍譜練成驚人武功,岳不群與左冷禪在封禪台上決鬥時,岳不群以真劍法對抗左冷禪的假劍法,點瞎左冷禪雙目(其身法當時已被令狐沖和任盈盈認出是與東方不敗的武功一樣)取得勝利,並成為五嶽派的掌門人,林平之亦用此劍法報滅門之仇。由於辟邪劍法威名太盛,加上令狐沖得華山派劍宗遺老風清揚傳授獨孤九劍後武功大進,早期曾被岳、林二人懷疑其偷學辟邪劍譜。
與《葵花寶典》修行方法一樣,劍譜的第一道法訣即為「武林稱雄,揮劍自宮」,否則修煉時會立即慾火如焚,登時走火入魔,僵癱而死。此功是以「快」為主,但是只要時間一久,劍招便會重複,破綻亦會隨之顯露,令狐沖憑此破解了辟邪劍法。故以劍法而論,獨孤九劍威力勝過辟邪劍法甚多。
截至維基。詳細出處於此
其實獨孤九劍,竊以為,它是一種綜合實戰智慧與經驗,並作一系統性傳承的武功:
獨孤九劍,說它是一套並無招式的劍法,是可以。但它為何仍可冠以「劍法」之名,當然仍有其道理的。
法,是一種整合有系統的處事、為事之智慧;
以無用之用乃為大用為原則,並非亂砍(風清揚強調過此點),而是仔細觀察對方招式,迅速找出破綻,攻其所必救,而攻擊之法沒有一定,這,就是獨孤九劍的運作原理。獨孤九劍各路招式心法,基本也是獨孤劍魔一生身經百戰所累計下來的作戰經驗、與實戰經驗之所成;
說真的。
這是要看天賦。
劍魔的才華與器量,確實後世的追逐者未必能比肩。
但,說真的。每個時代與時空背景都不同。
劍魔在生時代,他,也未必遭遇過葵花系列,這十分誇張的速度及鬼魅的奇功。
所以,他傳承下來的獨孤九劍,當中也許有對付、應對各種奇門、刁鑽之打法的應對方式。
可,
要碰上,將任何武功招數,快速運行宛如三倍奇速的葵花寶典...怕是也未曾想見過。
只是,這也不是在澆熄九劍迷的火;
依劍魔的千錘百鍊、橫掃一代的無敵實力,他定當有本事快於令狐沖、沖哥,即能習慣葵花系的速度。又或許,他也遭遇過相類似、或近的速度?只是他不覺得這難得倒他,關於這點,就見人見智,供君發揮想像了。
總之,相較三者。
九劍:
是如前文所述,是一種綜合實戰智慧與經驗,並作一系統性傳承的武功。
葵花:
說真的,完整版的葵花,係沒在原著中正式出場的。若依書中描述,它可能傾向一部相當完整的道門修真煉氣之功法;而岳不群、林平之雖得其經文,可太流於表面;故而乍看之下雖然相當高明,其實也只是依照不正常的速度,來運作自身的劍法程度。充其量的,不過就是:用加速器在打架。
只是,唯一不同的就是;岳不群的劍法底子與氣功的底子比較深厚。
而小林子...就是三腳貓開加速。打人個措手不及。
首先,要了解探討這問題。
就得先釐清。最原始版本的《葵花寶典》就是所謂「前朝太監」留下的武學秘籍。輾轉數人之後到了莆田少林寺方丈紅葉禪師那裡。華山派從紅葉禪師那裡偷錄了一份,但是卻含混不清,互相矛盾,偷錄的岳肅、蔡子峰甚至因此因此將華山派分裂為劍宗和氣宗兩派。且由於當時時間緊迫,兩人匆匆一個從前看一個從後看,然後結合製成葵花寶典(殘本),雖然這種方法無法記下寶典全部內容,但也應該相去不遠。估計或已缺漏了百分之其二,
然而問題就來了!
岳、蔡二人如此分別看前後的經書內文,
可是從前看的居然說他看到的內容為重氣偏劍,從後看的卻說是重劍偏氣,一本武學秘籍會有兩個截然不同的主題?
「後來師兄弟二人均覺得對方是錯誤,於是劍氣宗之爭由此展開!...岳、蔡二位偷閱《葵花寶典》之事,紅葉禪師不久便即發覺。他老人家知道這部寶典中所載武學不但博大精深,兼且兇險之極。據說最難的還是第一關,只消第一關能打通,以後倒也沒有什麼。天下武功都是循序漸進,越到後來越難。這《葵花寶典》最艱難之處卻在第一步,修習時只要有半點岔差,立時非死即傷。當下紅葉禪師派遣他的得意弟子渡元禪師前往華山,勸諭岳、蔡二位,不可修習寶典中的武學。...殊不知渡元雖久經佛法薰陶,可仍六根未淨!他誆騙二人,得出葵花經文。雖所得,乃二人口述,難免缺漏。可仍是具相當的可看性。可惜,這不過已是第二手!」
這一點,私以為,葵花或有其博大奧秘之處。
然,
每個人的理解與見解都不同。
即使初始的資料,原書給他二人分看。
岳、蔡二人的資質與才器方向不一。
必然造就他們的閱讀後的理解產生個人的見解與歧見滲入當中。
後魔教進攻華山,奪取葵花殘本,魔教教主老任將其傳與東方不敗!
渡元禪師則修書南少林通知他已經還俗,回到福建老家,化名林遠圖,從此以從華山誆得回來的葵花殘本(岳蔡二人口述再閹割,大量加入自我的智慧)所演化出的七十二路辟邪劍法,名震江湖!
因此,說辟邪脫胎於葵花,延生於葵花之中。是非常貼切的!
就像說九陽源脫胎肇始於九陰也不為過。
按照這個說法,華山派這套《葵花寶典》其實說不完整的,甚至可能是殘本。稱之為《葵花寶典殘篇》會更加合適。而魔教後來將這本《葵花寶典殘篇》帶走了。東方不敗練的就是這本,結果練成了一個不男不女的變態樣子。但既然原版的《葵花寶典》已經被毀,從無人以它為依據練成過神功,大家普遍認識的《葵花寶典》,其實就是《葵花寶典殘篇》。
辟邪:
誠上所述。不過就是渡元禪師的第二手版。甚至乎,渡元禪師在之後多年的歲月,是否又有再版都不可知?
因此說辟邪相當接近的葵花原著。
倒不如說,他是渡元版再版的葵花寶典。大量融入了渡元他的見解於當中。
只是資料來源是岳蔡二人...
因此,三者相較。倒不如說是一個經驗實戰技術 與 神奇快速的武功之較量。
經驗並非真無敵,只是它有非常豐富的見招拆招之技巧;
速度也不一定輸,只要它能打你一個措手不及。一樣能克敵制勝。
我是書蟲,咱下次見~